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碩士班(建築碩, RAR)
英文名稱: Green Architecture and Eco-community ;
授課目的: 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、宏觀之綠建築與永續規劃以及生態社區之相關知識、情意及技能,拓展專業視野及永續環境理念。;
教學模式: 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課程參與40%、
期中報告30%
期末報告30%;
開課教師: 郭建慧 助理教授 (chkuo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Design ;
授課目的: 環境規劃與設計專業者,應具備對於人的深入觀察能力及各類行為知識,並引入規劃設計之內涵與範疇之中,使得相關專業成果能符合使用者之各類需求。
本課程主旨在培養學生行為與環境之知識與概念,以擴大專業思維模式與能力。;
教學模式: 教師說明、論文集專書討論、影片觀摩、專題報告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平時出席及參與成績80%、研究報告成績佔20%;
開課教師: 薛方杰 副教授 (fjshiue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 ;
授課目的: 以實際的環境案例進行規劃設計學習作業,進行深入之調查、分析、思辯與設計,並透過每週的討論,深入探討規劃設計內容、觀念與技術。目的在於培育高級之環境規劃設計人才,精練及深化其專業規劃設計與統整能力。課程將透過實作、調查、閱讀、分析、討論、、觀摩與批判等方法交互進行。 ;
教學模式: 設計操作
小組討論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設計操作成果佔40%、學習過程與態度40%,討論與思辯20%;
開課教師: 何武璋 副教授 (horatio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Creative City and Cultural Landscape ;
授課目的: 1.藉由各國之設計案例,加強學生之分析與流行敏感度,透過案例研究之基礎,深入多文化層面,發掘多文化之共通性與差異性,除了培養多面相多面思考,並可培養國際觀。
2.本課程主要以台灣、日本、南韓、中國等東亞文化圈之數位設計為主題,深入淺出介紹各國之藝術美學案例。
3.參與式討論,養成學生海外案例研究與分析,並加強台灣與海外之優劣歸納,於設計上截長補短,培養學生國際觀之設計力與創新力。
;
教學模式: 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上課出席(40%)
期中發表(20%)
期末發表(30%)
課堂上討論與發問(10%);
開課教師: 郭維倫 副教授 (wlkuo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Professional Ethics ;
授課目的: 幫助學生瞭解專業倫理在科技社會中的重要性,透過專業倫理相關案例的討論,建立學生專業倫理的行為標準,提升他們對社會關懷及社會責任的重視;經由本課程的學習,期望學生進入職場後,能有正確的倫理價值觀。 ;
教學模式: 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期末(期中)考試 40% 個案分析與報告 40% 出席參與貢獻 20% ;
開課教師: 張蓓蒂 副教授 (ptchang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Architectural Design I ;
授課目的: 建立學習者對於建築設計之基礎觀念,並經由實際操作與議題討論,強化學習者對建築設計的認識與專業溝通能力,並促使學習者能對建築環境進行反省思考。;
教學模式: 設計方案討論、公開評圖、成果發表交流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設計操作成果60%,出席與學習態度40%;
開課教師: 薛方杰 副教授 (fjshiue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 ;
授課目的: 空間(地理)資訊系統(GIS)己應用於各研究領域,協助擬訂環境政策並監視環境變化,以能充分且永續管理地球資源。本課程目標為介紹GIS,瞭解其重要觀念及理論,並透過GIS電腦軟體實作充分瞭解GIS的運作,課程執行包含課堂授課及配合研究生碩論研究之系統實作,以兼顧教學及研究目的。;
教學模式: 1. 課堂講授
2. 分組討論
3. 多媒體教材教學
4. GIS軟體實作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1. 平時成績(含課堂軟體操作、出勤及上課參與狀況):40%,配合進度之課堂演練與作業並按時繳交。
2. 期中報告:30%,基於碩論研究相關課題,撰寫繳交〔期中專題報告〕,上臺PowerPoint簡報,細節議定後公布。
3. 期末報告:30%,基於期中報告內容,實作GIS雛型系統,撰寫繳交〔期末專題〕,上臺PowerPoint簡報,細節議定後公布。;
開課教師: 張家瑞 教授 (changjr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 ;
授課目的: 本課程結合理論與實際操作,以生活化的社區規劃及社區營造案例,培養同學環境體驗與分析的能力及對參與社區規劃。一方面爬梳台灣社區營造的發展,了解社區規劃與地方營造的相關理論與政策制度;一方面將所學的知識、方法與技巧應用於社區,實質操作與練習,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、社會關懷、以及對在地知識與多元文化之尊重。
;
教學模式: 講述,討論或座談
問題導向學習
分組合作
實作學習
發表學習
參觀訪問

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1. 期中報告(30%)
2. 期末報告(50%)
3. 平時參與(20%);
開課教師: 郭建慧 助理教授 (chkuo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Ecotourism ;
授課目的: 本課程探討生態旅遊之概念及意義,並從生態旅遊系統之組成說明生態旅遊發展現況、理念、策略及未來趨勢,並說明生態旅遊中之相關理論及實務。;
教學模式: 課堂講授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1.期中報告(30%)2.期末報告(50%)3.平時參與(20%);
開課教師: 何武璋 副教授 (horatio@niu.edu.tw);
英文名稱: Public Art ;
授課目的: 本 課 程 旨 在 論 述 公 共 藝 術 (public art)以 各 種 外 顯 的 型 態 出 現 在 公 共 空 間 中 , 並 不 斷 地 與 周 遭 的 環 境 及 人 群 進 行 互 動 , 透 過 反 映 生 活 整 體 性 的 方 法 , 探 尋 環 境 空 間 與 藝 術 創 造 的 和 諧 關 係 , 並 進 而 滲 透 人 類 思 維 的 內 層 結 構 。 同 時 藉 由 與 社 會 組 織 的 文 化 共 塑 , 可 擴 大 進 行 環 境 的 總 體 營 造 。;
教學模式: 課堂講授;
學分數:3;
成績計算方式: 1.期 中 報 告 (30%)2.期 末 報 告 (50%)3.平 時 參 與 (20%);
開課教師: 何武璋 副教授 (horatio@niu.edu.tw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