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名稱: The Mind of Traveling Literature ;
授課目的: 本課程作為國文(一)、(二)的延伸,將更深入閱讀和欣賞各類型文學作品。藉由面對作品中的各種遭逢、困境與抉擇,探討及詮釋意志與命運所呈顯的生命面貌與境界,反思並開展自我的處世態度、價值觀與人生觀。
旅行文學,在出走與回返之間,在場與不在場的解讀差異,自我在環境中的心靈激盪,並引導學生以文字、圖片、影片來思考自身與外在環境的關係。;
教學模式: 一、引領文本閱讀,主題式分析旅行文學與心靈之間的關係,結合個人經驗,深入思考
二、影音分享
三、書籍介紹;
學分數:2;
成績計算方式: 期中報告:20%、期末考:20%、平時成績:60%(出席率、上課態度、學習單)
【分組報告:依班級人數分為九組,針對所選書目進行分組報告:書面報告以簡報製作即可,口頭報告視課程大綱周次,依序報告。書面報告基本內容包括:作者簡介、書籍介紹、佳句/佳文之分享、個人心得,且於報告前一週繳交。口頭報告:請準備20-30分鐘的口頭報告,每位組員均必須上台報告。】
參考書目:
余秋雨(1992):《文化苦旅》,台北:爾雅出版社。
黃威融(1997):《旅行就是一種Shopping》,台北:大塊文化出版社。
張佩瑜(2020):《瓜地馬拉手繪旅行》,台北:聯經出版公司。
張佩瑜(2015):《祕魯.玻利維亞手繪旅行》,台北:聯經出版公司。
張佩瑜(2005):《土耳其手繪旅行》,台北:聯經出版公司。
林克孝(2009):《找路:月光.沙韻.Klesan》,台北:遠流出版社。
舒國治(2021):《理想的下午》,台北:新經典文化出版社。
舒國治(2006):《門外漢的京都》,台北:遠流出版社。
林文月(2007):《京都一年》,台北:三民
另有謝旺霖、劉克襄、藍白拖、謝哲青等書籍。
【書籍可以抽換】

;
開課教師: 陳雀倩 教學型助理教授 (qqchen@niu.edu.tw);